河北肥乡县有个“爱心合作社” 扶贫助老帮致富
如今在农村所谓农业合作社并不稀奇,但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东刘家寨村倒有个农村“爱心合作社”。这是个啥组织?记者近日一探究竟。 这是一个农村公益组织 今年46岁的韩红卫,就是东刘家寨村农村爱心合作社的发起人。他解释道:“农村爱心合作社,顾名思义,就是一个由爱心人士组成的农村民间组织,目的就是把有爱心的人汇集在一起,做一些公益事情。” 韩红卫,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,后来做玻璃钢的销售工作,日子逐渐好起来。可每次回老家,看着家乡路不好走,村民守着土地却种植效益不高,就想着回村给乡亲们做点儿啥。 2009年,他以高票当选东刘家寨村村主任。很快他有了一个想法:为什么不成立一个爱心合作社呢?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**广大村民的力量,为贫困儿童、孤寡老人,做一些公益事业。 2010年,韩红卫牵头成立了“农村爱心合作社”,致力于为村民提供钱财、技术、劳动力和精神文化方面的帮助和支持。 帮助乡亲们致富 2010年,一次偶然的机会,韩红卫了解到种草皮收益远远高于种植普通作物,加上肥乡紧邻邯郸市区,草皮市场问题不难解决,于是就动员村民试种。但种惯了棉花的乡亲们没人愿意第一个“吃螃蟹”。于是,韩红卫动员“农村爱心合作社”里头脑灵活的魏忠率先示范。魏忠把10亩地都种上草皮,一年能出三茬草皮,一亩地草皮年收入1万元,是种棉花收益的10倍。 示范成功后,韩红卫又自己出钱,带上村里已有意愿的7个村民,到“草坪之乡”———石家庄市栾城县进行现场参观,让乡亲们眼见为实,结果7个村民后来都种上了草皮。如今,村里已有20多户100多亩地种上了草皮。 “农村爱心合作社”除了关注农民增收问题,还特别关注农村教育。走南闯北的韩红卫深知农村教育的重要性。于是,韩红卫决定设奖激励村小学的优秀教师。他除了在教师节为老师们送去慰问品外,每年还对教学成绩在镇里排名第一的小学任课老师给予物质奖励。刚开始是他自己出钱奖励老师,后来有了“爱心合作社”,奖金从最初的1000元增加到了5000元。至今已有四位老师获得过奖励。 扶贫助老传递爱心 “爱心合作社”在致力于让村民钱包鼓起来、头脑富起来的同时,对村里贫困、孤寡老人的生活起居也格外关注。逢年过节,米、面、油等生活用品是“爱心合作社”对孤寡老人们必不可少的慰问品。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,韩红卫还出资2000多元为村里老年秧歌队置办服装和锣、鼓、扇子等道具。“能让他们乐乐呵呵地安度晚年,花多少钱我都觉得值。”韩红卫说。此外,韩红卫还坚持16年自费为村里老干部、老党员订阅报纸杂志。 目前,韩红卫的“农村爱心合作社”已发展社员300多人,社员范围已延伸到周边几个村。韩红卫希望能把爱心传递下去,使“农村爱心合作社”这一组织形式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推广。